
在朗西埃的考察中被历史叙事僭用的诗学法式包罗两个条理:其一它是古典学意义上与修辞学相关的语言谋篇结构与心情达意;其二它关涉谋篇结构背后运作的历史叙事的特殊“真理体制”(truth regime)。根据海登·怀特的评价这一诗学法式关涉历史叙事的特殊书写规则、历史知识的“制作”与“发现”及其背后的权力运作机制[20]。这意味着历史叙事对诗学修辞机制的征用暗含某种意识形态压制。朗西埃阐明历史叙事的诗学法式正是要替诗学修辞祛魅从“内含隐性权力控制的同质性历史时间线索”的禁锢中将叙事者与读者解放出来[21]。
[31][32] 《启迪:本雅明文选》第275页第275页。
摘 要 “年月错位”是朗西埃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为提出一种反历史主义的时间性看法朗西埃为这一古老术语赋予了全新内在:它不再指文本中消极的时代错误而是指对于多重时间性的历史叙事的理论自觉。在批判年鉴学派的历史叙事时朗西埃开始着手正向建构“年月错位”的领域通过展现运作于历史叙事中的“诗学法式”他破除了主流历史叙事赖以建构其科学性的虚构机制论证了历史中的“时代精神”与多重时间性的辩证关系。“年月错位”领域所显示的奇特时间观是明白历史-政治维度与文学-艺术维度在朗西埃思想中联络的关键。
这一领域彰显出朗西埃在处置惩罚马克思历史哲学遗产时的重要主张较充实地论证了新型历史主体的正当性议题并最终为无产阶级何以岔出历史、造就历史提供了一种方案。
[14] Jacques Rancière, “The Concept of Anachronism and the Historian’s Truth”, InPrint, Vol. 3, Iss. 1, Art. 3, (2015): 25-26. 参见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81页。
[6] NYU Tisch School of the Arts, Anachronisms Conference[EB/OL]. https://tisch.nyu.edu/cinema-studies/events/spring-2017/anachronisms-conference/.
那么朗西埃是如何对历史叙事中根深蒂固的诗学逻辑展开批判的呢?他先分析了历史叙事中因果顺序与连续这两种意象在他看来正是这两种意象将蕴含无限的潜在可能性与现实富厚性的绵延的时间在历史叙事中凝聚、固化为一个个特定的时代[25]。
通过第一类意象即因果关系时间中发生过及正在发生的一切现象首先酿成简朴的前后相继;接着就历史事件而言一些前因被相信导致了一些结果于是纵然事前百虑终有不察而事后反观记叙则必能一切了然;这种事后了然正是叙事将所谓“前因”与“结果”分置于事件之时间前后的效果它确定了一条单线的历史时间线索以及与此相对应的单个事件的关闭解释。
如此运作于历史叙事中的上述两类意象不仅将本然“一切皆流一切皆变”的时间切分为一个个特定的时代还为时间中的所有历史存在设定了其对应的存在方式它们势必对应于各自特定的“时代精神”。
具言之生活于该时代的个体也一定附属于这一“时代精神”听从相应的真理体制的制约。那么一旦人们在某个时代的人物身上似乎读出了“超前于”该时代的看法就必须警惕阐释暗含的“年月错位”的危险了。诚如费弗尔通过考证拉伯雷所处时代的信仰状况所下的定论:无神论看法不行能存在于拉伯雷的头脑中即便他的《巨人传》中满篇讥笑教会的笑话。在费弗尔的判断中“无神论者”是厥后时代才有的观点名词它违背了事物的历史存在与其时代“场所”之间单线索的对应关系因此是被后世学者强加的作为谬误的“年月错位”。
朗西埃《阿尔都塞的教谕》英文版封面
“年月错位”(anachronism)或作“时代错误”源自古希腊文“ἀναχρονισμóά”由“向回退;向上”(ἀνά)与“时间”(χρóνος)两词联合变形而来[1]。在欧洲各语言中该词的词形、词义皆本于此。如今它仍是一个常用词一般用来指在年月上泛起的差错或指“不适时宜”的人、事。
本文来源:开云app在线下载-www.awzs.cn